“神仙、老虎、狗” 是一个多义的梗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义和用法:
职场调侃:在职场中,碰到上司,要像 “狗” 一样听话;遇到下属,就要像 “老虎” 一样威严;独处时,要像 “神仙” 一样潇洒。这种说法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描绘了职场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角色表现。
梨园行老话:“生旦净末丑,神仙老虎狗” 是梨园子弟自嘲的说法。角儿在表演前,老板宠着,周边人惯着,过得像 “神仙” 一样逍遥自在;表演时,各类角色都能轻松驾驭,表现得像 “老虎” 一样威风;唱完戏后要从老板手里拿钱,点头哈腰,像 “狗” 一样赔着笑脸。
形容不同人生形态或境遇: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解释。比如在绍兴,指的是人生的三种境遇,即休闲自在如神仙、生存捕食如老虎、饥饿流浪如野狗。在赣南客家一些地方,代表三教九流,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,也指世事轮回,“酸甜苦辣咸,神仙老虎狗”,意思是生活本就如此,不必过于焦虑。
特定人物或群体的自我描述:比如清华前校长陈吉宁曾提到清华流传的 “学生是老虎,教授是神仙,校长是条狗”,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反映了当时清华的一些情况和不同角色的定位3。还有李敖遇到的台北看守所罗所长,称自己 “一回家抱着老婆,就是神仙;看到囚犯,就是老虎;看到长官,就是狗”,分别代表着快乐、威风、卑微三种基本的人生形态。此外,郭台铭曾用 “神仙、老虎、狗” 来比喻做生意,接到生意的时候,就像个神仙;交不出货来的时候,被人家骂得像狗一样;到外面去跟竞争对手打的时候,就像只老虎9。
形容人的不同状态或行为表现:比如形容某些 “小萝卜头” 在单位里翘起二郎腿,悠哉游哉,仿佛是位活神仙;下了基层,如同老虎一般,打背手,吹胡子瞪眼,不可一世;工作中出了岔子,被问责,见到上级领导就像 “落狗” 一样。这体现了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、面对不同群体时的迥异表现。
关键词: 神仙、老虎、狗是什么梗